广东省珠海市用市场化手段解决水环境治理难题
(水业中国网上海工作站4月10日讯)如果到2010年在珠海市西部地区拟建6座污水处理厂,相关投资合计将超过11亿,市水务局指出,仅靠政府财政投入,短短3年根本无法实现相关目标。
这是各地在整治水环境治理中普遍遇到的难题。
绍兴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,市内河网纵横密布。改革开放后,蓬勃发展的纺织业在促成经济繁荣的同时,也严重污染了市区内外的水质。2001年初,绍兴市委市政府决心下大力整治水环境,可面对约70亿元的投资,政府犯难了。怎么办?答案是:走市场化道路。
首先是完善管理体制,积极探索水务管理的企业化路子,将自来水公司、排水管理处、污水处理工程建制划转,组建绍兴市水务集团,形成从原水、制水、供水、排水到污水处理完整的产业链。绍兴水务集团成立5年来,总资产由30亿元增加到60亿元,供水量增加58%,排水量增加1.4倍,污水处理量增加1.2倍,销售收入增加5.6倍,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其次,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,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,摆脱单靠政府投入的旧有模式。例如,在环城河综合整治工程中,绍兴通过社会捐资、银行融资、开发筹资等多种方式筹资超过10亿元,财政投入仅5000万元,起到了“四两拨千斤”的作用。其带来的直接效果是,随着工程竣工,沿河地块急剧升值,实现了水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。
绍兴水环境的治理成绩有目共睹,在前年第五届世界水大会上,绍兴市荣获建设部颁发的“中国人居环境奖(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)”称号。绍兴的治水经验值得珠海借鉴。
(来源:珠海晚报,作者:王学进,上海供排水项目网左雄编辑,2008年4月10日)
「该帖子被 胡旺云 在 2008-4-10 下午 01:26:30 编辑过」